顶部
武义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景区日游客最大接待量:12000人次; 预计明天接待量:约2500人次。实时接待量:401人次。
内页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璟园首页>>景区动态>>景区动态>>景区快讯>>会吹牛的楼师傅,熬得一手好梨膏
会吹牛的楼师傅,熬得一手好梨膏(人气:)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3
字号: T|T
图片图片


图片


因为这么一条朋友圈,我走进了璟园的梨膏馆,想看看师傅能吹出怎样的牛。

到的时候,楼师傅已经在门口的银杏树下晒了一下午太阳,整个人散发着慵懒的气息。“我都晒得犯困了”,他邀我进梨膏馆里坐下,烤炉似乎已经生好很久了,上面放着几块药材和一壶水。


图片

图片

楼师傅是个随性有趣的人,对待生活与事业都很“佛系”

梨膏馆的门上经常落锁,那大概率就是师傅享受生活去了

他说自己是个很懒的人,6点的起床铃能拖到8点,非遗项目的申报迟迟懒得处理,更别提花时间精力去做产品的宣推了。现在的他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图片

“比如进山寻野生药材吗?”看着满架子的珍贵野生药材,我不禁好奇。

“我懒得进山,这些药材都是花钱收的。”

“但我经常在朋友圈里刷到你上山挖笋。”

“这不一样,挖笋就是玩玩而已。”


图片

我看了眼门口停着的摩托,又好奇师傅的时间是不是花在了骑行上,秋冬寒冷天坚持骑摩托,总该是爱好了吧。

“不是,因为我摸到圆的方向盘就会迷失方向,所以即使我很早就买车了,却一直不会开。”啊——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回答。


图片

前些日子看过师傅熬梨膏,一个锅就能装下的梨汁,他偏分成了三个锅一起熬,只是因为想节约时间早点下班。

楼师傅的工作生活状态,可真令人羡慕。松弛感,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其实到璟园以后的这几个月来,我也渐渐发现了,这里好像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让生活偶尔停下来,让节奏开始慢下来。在璟园,浪费时间是一件被允许的事情。


图片

楼师傅家祖辈是桐琴当地有名的中医,开了个中药铺叫“桐川堂”。祖传的各种膏滋一直以来都深受大家推崇。

虽有家学渊源,但29岁以前,楼师傅还是个在自己口中“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偶然有一天回家看见父亲在熬梨膏,他突然意识到传承膏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于是他开始不断学习实践,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手艺,也真正喜欢上了


图片

从最早的秋梨膏,到后来的桑葚膏、二精膏、二仙膏,楼师傅喜欢捣鼓些新的膏方。比如传说中道士辟谷时吃的黄精镇元丹。

为了研究新膏方,他可以从早上醒来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三点。

这可是“烧钱”的爱好,纵使师傅经验丰富,却也难以避免失败。而他在每一次试验的时候都坚持要用最好的药材,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图片

“目前在研究什么新膏方吗?”

“现在没有研究,因为最近没钱了。”


图片

熬膏方最难的,是保留原料本身的芳香气味,这就要求熬制膏方的人对每一味药材的特性都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的特性运用不同的工艺。如今市面上的许多膏方,无法在工艺上实现,只能通过一些添加物来改善口感和口味。

“我做膏方的全过程,都是可以完全展示给大家看的。”楼师傅有这个底气,来证明他家产品的好品质。


图片

新鲜雪梨去核压汁、铜锅熬制,几个小时耐心等候,成品色泽透亮、毫无杂质

“如果你尝过我们家的膏方,那你一定看不上其他不好的产品。”这也是梨膏馆客户黏性特别高的原因。


图片

有一对上海过来璟园游玩的夫妇,叔叔已经连续咳嗽了一个多月,偶然尝试了楼师傅的梨膏,两天就痊愈了。在璟园五年,这样的经历不算少。楼师傅熬制的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秋冬干燥,一勺甘香清甜的梨膏,润肺止咳,让人过一个滋润暖冬。


图片


在武义璟园,有许许多多的手艺人,熬制梨膏的楼师傅、烧制黑陶的徐老师、制作草编的吕老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璟园在传承古老记忆的同时,也在展开充满活力的全新故事。

梨膏馆地址:璟园·蝶来望境酒店大堂旁


关键字:

底部
  • 咨询电话:0579-87876212
  • 投诉电话:0579-87986090
  • 紧急救援电话:0579-87986070
  • 地址:浙江省武义县温泉南路1533号

武义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本所有

所有商品欢迎至游客中心选购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