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园,
我更愿意到每栋老屋,
每块砖石,每根梁柱中,
去探究奥秘
¨¨¨¨
是时间,
把建筑造化为山水田园间,
不可或缺的景物。
辽阔的苍穹之下,
起伏的屋宇水平的铺开,
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仿佛舒展身体紧贴着,
沐浴着天光地气。
在青山脚下,
山坳里,田畈上,
密密匝匝,
它依偎着团团绿荫,
聚族而居,
似进入梦乡也反刍生活的牛。
是的,在我的眼中,
建筑始终是有生命的。
炊烟、声音、气味和色彩。
不仅是弥漫其间的烟火。
古建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存在。
是依存于自然的生命。
它会在溪水中洗濯自己的倒影,
借晨岚擦拭自己的眉目,
它会一直钻进山的深处、路的尽头,
然后藏在某棵古樟的身后,
恒久的,得益在自然的庇护。
粉墙黛瓦或青砖斗拱,
掩映在季节变化的色彩里,
构成耐人寻味的风景,
流动的岁月
仿佛因此安详、滞重而深沉。
直到今天,
它仍能以琳琅满目的艺术珍藏,
令人流连。
我赞叹建筑艺术的形式美,
赞叹记录着设计,技术和工艺。
那充满想象力的各个细节,
如繁复炫目的天花藻井,
富丽堂皇的牌坊门楣,
精雕细琢的雀替斜撑,
轻灵如翼的飞檐翘角
……
令我久久回味的,
正是遍布其间、宁静深邃的美。
那些木石砖上的雕琢,
瓦檐门楣的描绘,
那些楹柱匾额上的挥洒,
让我看到古人
作为贯通古今的表达,
还有那生机勃勃的诗意起居。
或许,
那不过是平易的讲述,
悦己的陈设。
然而浸润在这古建的天地,
便能以润物无声的感染力,
唤醒一代代人的认同。
这种认同,常常在恍然若梦的情景里,
油然而生。
那是一种持之以恒,
滔滔不绝的对话。
和平之中,不无敬畏,
禁忌之余,充满感恩。
走进璟园,
走在井巷里,
河岸下潺潺流淌,
从瓦缝里,枝叶间袅袅飘升,
每个季节,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屋顶上、架子上、坪地上,
回荡起蒙童郎朗的读书声。
在如此自然生活的氛围中,
我不能不心生羡慕。
这是我们曾经的过往,
祖辈们曾经的生活,
是我们永远依恋的自然,
世代因袭的历史文化。
穿行在其间,
斑驳沧桑的宅院巷陌中,
祖辈所赋予的希望和理想,
透过阳光涌射,
以至那庄重深沉的青砖灰瓦,
气宇轩昂的马头墙,
都流露出踌躇满志的气神。
我这才恍然若觉,
遥想千百年,
不知是建筑所赋藏的文化环境
养育了一代代先贤,
还是先贤的思想才情
影响了建筑艺术。
它勾起我对俊采星驰的浩瀚时空,
无穷的想象。
恍如游魂发现了心灵的寓所,
身体回到了精神家园。
巷陌深处,恰通向心灵,
砖木结构,搭建起情感,
当我的文字走进璟园,
不知会不会迷失方向,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要紧,
迷失其中,
行走在诗意栖居的方寸间,
正好可以从容驻足,
在历史的天空里徜徉。
图:西风瘦马 小太阳 蝴蝶山 部分转自朋友圈
文:悬壶子
编辑:璟园-夕拾